从网红动物到原创新IP 云逛动物园上线

时间:2020-02-12 15:09:10       来源:北京商报

春节搁置了旅游计划的国内游客们,纷纷开始借“云旅游”打卡景点,不少地方也借机启动了一轮网络旅游营销,其中“线上动物园”这种新模式也悄然现身市场。2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北京动物园、北京野生动物园等纷纷在线上“开园”,海昌海洋公园还计划开设园内动物直播。有动物园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线上动物园有望为园区积攒一批“铁粉”,有些高人气的动物甚至有成为“网红”的趋势,形成了新的原创IP。但他也表示,动物园普遍对于网红经济营销经验不足,且这种粉丝群体的积攒需要时间,新形势要想形成完整产业链甚至变现,还有漫漫长路要走。

云逛动物园上线

北京动物园、北京野生动物园近期都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了“线上动物园”等类似项目,人们可以在网上观看动物的近况,工作人员会将动物的日常生活拍成短片。同时,北京野生动物园开设的在线AR动物园,可让游客360度无死角地看到园区及动物的真实情况。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东莞香市动物园等还将饲养员与人气动物间的“日常”编辑成短视频更新在抖音等平台上。而海昌海洋公园相关负责人还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目前集团正在统筹安排核心资源,计划由一线员工针对企鹅等人气动物、项目开设直播等。

实际上,早在多年前,百度就曾经开设过网上动物园直播平台“百度动物园”,播放熊猫、大象、羊驼等网友关注度较高的动物视频、进行在线科普等。2013年,iPanda熊猫频道的上线,让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里的“滚滚”迅速成为了国内动物界的网红,相关衍生品销售热度更是一路走高。北京商报记者发现,早在2017年,iPanda熊猫频道就曾引入了刷礼物“打榜”的概念,在入驻直播平台后半年曾结算过粉丝贡献榜,公开对贡献前三的粉丝进行奖励。有专家直言,这种线上营销模式,其实与当前仍然火爆的网红直播并无二致,可以说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化“线上动物园”已初现雏形。

从网红动物到原创新IP

“在当前这个特殊时期,通过各种方式开设线上项目,对于大多数动物园来说确实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北京野生动物园总经理助理姜利成表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吴丽云也认为,动物园在开展直播等活动方面拥有着天然的优势,线上动物园或许会成为经营方“开源”的一种新思路。

目前,我国旅游业几近停摆,相较于其他自然景区来说,动物园及动物类主题公园面临的经营压力有所不同。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分析称,涉及动物类的项目闭园后,仍然要保证园内动物的饲养、日常护理、消毒防疫工作不间断,降低成本难度较大。“一般来说,平日里动物饲养等相关成本就占这类公园运营成本的五六成左右,而在现在这个特殊闭园期,动物园及动物类主题公园的开支可能要比同规模无动物的主题公园高出30%以上。”林焕杰直言。

就此,吴丽云表示,开设线上动物园可以通过一些成本相对较低的方式积攒人气、形成新的消费点,对于动物园经营方来说,无疑是一个“高性价比”的手段。吴丽云分析称,相对于其他景区和主题公园,动物园拥有的一些比较稀缺的动物本身关注度就较高,而且现在直播这种商业模式也已日趋成熟。“首先,线上项目可以帮助动物园类的园区保持市场热度。其次,直播中某些动物如果形成了‘铁粉’群体,还可以为动物园带来一批黏性用户,并且为经营方树立自己的IP、开发周边衍生品做铺垫。”吴丽云直言,对于动物园、主题公园来说,打造有热度的原创IP并非易事,而线上动物园如果能带出一批动物“网红”,就可以在储备客源的同时打通IP生产、产业链延伸的新渠道,让二者之间的关联更加密切。

“铁粉”培育难题

理想虽然美好,但在实操层面,打造线上动物园仍有多个难题待解。林焕杰坦言,旅游属于体验经济的一种,对于动物园来说,只有与动物现场接触、互动才有参与性,才能对游客形成明确的吸引力,线上动物园虽然是一个有益的探索,但粉丝群体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直播等依托互联网的营销方式很难在短期内变现。

姜利成也表示,人们在游览动物园的时候,除了观察动物,还会身临其境亲身体验动物所在的区域、环境等,这些都是直播等线上活动很难实现的。

值得注意的是,林焕杰还提出,在我国旅游市场重启后,动物类的旅游项目恢复起来要比一般的观光休闲设施更难,经营方要消除游客对于动物携带病毒、动物园游览安全性的疑虑,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他预测,游客对于动物园及动物类主题公园游览心态的恢复,可能至少需要一年左右。因此,林焕杰认为,在动物园及动物类主题公园重新开放初期,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分区域营业、慢慢恢复,这时候,一些密闭空间的演出、近距离接触的喂食等环节,可以改为线上运营,将直播等作为一个辅助线下经营的手段。

关键词: 线上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