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出惊天财务造假的瑞幸咖啡,按理来说,这对瑞幸咖啡是一个很大的危机,但可能想不到第二天一开门发现生意暴涨,连后台APP都崩了。
昨日暴跌今日爆单,挤兑式消费来袭?
迎来订单潮,瑞幸也开心不起来
4月2日,美股上市公司瑞幸咖啡发布公告财务丑闻公告:2019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共伪造了高达22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金额,“水分”约占同期的近一半。
瑞幸咖啡的发展以快著称,依靠融资补贴、外卖咖啡和快速开店,成立18个月便实现IPO,刷新了中概股IPO的纪录。瑞幸咖啡一路狂奔也被质疑不断,几乎人人都知道其中“必有蹊跷”,投资人盆满钵满离场,却给股市留下了一地鸡毛。
昨晚,就在大多数人熟睡的时候,瑞幸咖啡在美国跌了75.57%,跌去50亿美元,目前市值为16.2亿美元。
“前方吃紧,后方紧吃”,没想到门店潮水般的订单随即涌来。毫不例外,今天朋友圈也出现集体晒咖啡的一幕。结果,到了下午,瑞幸咖啡的APP、小程序就已经无法下单了,无法定位门店、界面无法加载。
根据网上用户的反馈,瑞幸咖啡门店开始出现大量订单,甚至有门店出现排长队的情况,大爷大妈齐上阵,有的排队等候时长达1小时之久。面对这种订单潮,恐怕瑞幸也是开心不起来的。
21世纪经济报道,下午14:00,记者在瑞幸成都一家门店看到,仍有周围写字楼员工上门购买,但是该门店里已经停止制作咖啡。该店员表示,“系统出现故障,优惠券在恢复后仍然可以使用”。
集体非理性导致集中挤兑
为什么很多人会去集中消费呢,这涉及到一个关键词——挤兑效应。这个词最早出现在银行领域。
戴蒙德和戴维格(Diamond & Dybvig,1983)最早提出了银行挤兑理论。该理论认为,银行作为一种金融中介机构,其基本的功能是将不具流动性的资产转化为流动性的资产,但正是这种功能本身使得银行容易遭受挤兑。
银行恐慌是集体非理性或集体歇斯底里的结果。由于银行资产方流动性和负债方流动性不相匹配是银行固有的特征,这里就存在着两种均衡:如果人们相信银行挤兑将要发生,则最优的结果是每个人都去提款;如果人们认为银行挤兑不会发生,则最优的结果是将钱继续存在银行里。究竟会出现哪种均衡,取决于外来的随机因素——突发事件。
往往是因为谣言和取款者不能取款而对银行发生置疑,这些信息散播开来,会引起该银行储户的恐慌,从而使不急需存款的储户也急于取款,是一种突发性、集中性、灾难性的危机。
当然,挤兑效应已经不只是银行的事情。反映在瑞幸咖啡上,由于很多是充值用户,对瑞幸咖啡缺乏信心,更担心自己的余额用不了,于是一窝蜂涌入店里消费。
这种恐慌情绪甚至蔓延到瑞幸大股东陆正耀的神舟租车。4月3日,神州租车跳水,跌幅不断扩大。神州租车最高时跌幅达67.91%,创上市新低。从上午9点30分开始,神州租车股价急挫,盘中暴跌逾60%,股价一度跌至1.2港元,市值蒸发超50亿港元。
恐慌蔓延,连厕纸都抢
在日常生活中,“挤兑效应”也经常发生。
新冠肺炎肆虐期间,一些疫情较为严重地区,面对突然涌入的大量确诊和疑似患者,医院运作一时之间瘫痪,最后导致恐慌情绪蔓延。这其实也是一种挤兑。
再比如,最近粮食可能是接下来最值得押注的新“理财产品”。因为许多农产品出口国都开始限制出口了。像是埃及的大豆,哈萨克斯坦的小麦,越南的大米,塞尔维亚的葵花籽油……担心粮食被挤兑并不稀奇,毕竟类似“哄抢厕纸”这样毫无意义的挤兑也会发生。
再比如,在汽车消费领域,由于限牌,很多家庭选择新能源指标,并非都是因为已找到了满意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而是未雨绸缪,占个号先下手为强。某共享单车的退押金据说也已经排到99年后,这也与大家集中提现有关。除了蔓延恐怖情绪,挤兑对实际解决问题并没有帮助。
关键词: 经济学上瑞幸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