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还没被房贷压垮就先被孩子的小学家长群压垮了。
前几天,一个退群的家长火了。
退群的原因很简单,受不了老师每天布置批改作业的任务。
这位家长说出了许多家长共同的心声。每天被家长群任务压垮的家长不在少数。视频一经发出就引来了社会性讨论,而且呈现出一边倒的势头,抨击老师不批改作业的声音铺天盖地。。。
你能看到阴阳怪气家长和哀声连连家长同时上线营业。
也有更猛的家长,直接在群里硬刚老师。
更暴躁的,你甚至能看到爷爷辈怒斥老师。
被批作业支配已久的家长们大有星火燎原之势。老师一夜间好像成为了全社会的阶级敌人,甭管自己有没有孩子,一起喷老师就对了。
其实关于类似批作业的家校责任分配问题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差评君上学的时候也有过老师让家长批改作业情况,那时候还没有家长群,家校关系非常和谐,一致对我。
那时候还没有家长群这么便捷的交流方式,除了家长会,家长和老师基本不见面。但如今,家长群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家校交流方式。
这种高效率的沟通方式可以更好地监督孩子学习。比起过去的相对慢的“放养式教育”,家长群的出现应该要算得上是当代义务教育的进步了。
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样的便捷也间接加剧了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矛盾。
由于通讯形式改变,家长和老师的沟通关系从以孩子为纽带的间接沟通,变成了以微信群为媒介的直接沟通,这大大增加了家校之间的交流频率。
也正是因此,以往白天工作晚上带娃的家长们,不得不被无数条家长群信息打乱了生活节奏。
上班的同时还要兼顾群里的信息,家长被迫把单线程的生活过成了多线程,最后工作也没做好,还落得个不关心孩子的罪名。
所以只有家长有压力吗?好像也并不是,差评君问了一位在中学任教的老师,她觉得自己也是家长群的受害者。
由于家长群的存在,家长可以随时随地与老师进行沟通,老师的时间也被家长群切割成了无数的碎片。无论是休息时间还是周末,都要面对家长们的“骚扰”。
况且家长只要在群里对接一个老师就够了,但老师必须要面对全班同学的家长。
随便发个通知,轰炸式的回复就会让老师对家长群产生恐惧。但即便如此,老师们仍必须操心家长们能否即时收到信息。
频繁的信息回复填满了空余时间,一份正常的工作硬是被搞成了“007”。
老师和家长对于家长群都有不小的意见。家长们吐槽老师用群安排了第二份“工作”,老师们又觉得家长群里的消息无时无刻不在轰炸自己,问题好像回到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轮回上。
说白了,这件事情里也没有谁对谁错,大家都是家长群的受害者。
每天巨量的信息,让本应是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桥梁,变成了困扰老师和家长的烦恼根源。在信息过载的时代,大家都是被绑架的可怜人。
回过头来看,这样的压力早就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沟通的速度变快了,工作与交流的效率变高了,但原本线性的生活因为这种通信形式的存在而变得支离破碎,人们总是被“不得不”的理由驱使着拿起手机,处理着每一条信息。
工作群里的@,家长群里随时可能出现的任务,甚至是亲朋好友的寒暄,都可能打断原本连贯的时间轴。在即时通讯的分割下,生活的间隙变得越来越碎片化,越来越让人烦躁。
信息支配了生活。交流在各种工具的加持下更方便了,但这些枷锁也让我们失去了自由。
通信形式无论如何升级始终是人们沟通的工具,这样让工具凌驾于人之上的现象难免让人觉得有些本末倒置。
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又要如何让它不影响我们的生活?这是一个暂时没有答案的命题,但回过头想想,汽车跑的再快,也得等红灯不是么。
其实仔细想想,家长群只是压垮家长和老师的最后一根稻草。。。
也许一个怒火中心在家长群里对老师表达不满的家长,刚刚在微信里压着脾气被领导批评,或者陪着笑脸被客户数落。
科技进步便利了人们的沟通方式,但人与人之间却还没学会如何在这个便利的时代尊重他人的时间与隐私。
关键词: 家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