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的未来在哪里?3亩地现在为何能养活5口人?

时间:2020-05-22 08:59:00       来源:云掌财经

先说个故事。

我一个朋友家在农村:他父母结婚后,在1980年代“包产到户”时,分到了两人份的土地(3亩多)。

他父母先后生了两女一男(也就是最小的他),现在两个姐姐出嫁,他成了家,又生了一个儿子。

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

他们家靠3亩地,始终养活了5口左右的人。

这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这后面隐藏着理解中国农村发展,甚至是未来的重要信息。

因为,在中国历史上,秦以后,各王朝都难逃一个“魔咒”:所有王朝寿命基本难以超过300年。

这就是因为“人地矛盾”。

一个王朝经过一段太平年后,人口往往会大量增长,但土地面积却不会那么快增加。

吃不饱饭,甚至是吃不上饭、饿肚子就成了最严重的问题,随后带来社会大动乱。

最后,只能通过残酷的战争,改朝换代,消灭“多余”的人口,“空”出来的土地,再重新分配。

比如,《后汉书》里就说,西汉到东汉经过战乱后,“海内人户,准之于前,十才二三”,也就是损失了70%到80%的人口。

秦以后,300年几乎是所有王朝迈不过去的坎儿,包括我们印象中的大王朝:西汉持续时间215年,东汉196年,唐290年,明277年。

01、农村人均土地不仅没减少,还增加了

压垮王朝的人口总量,该有多大呢?

西汉鼎盛时期6000万左右,直到清朝中晚期中国人口也不过4亿多。

而现在,中国总人口已经涨了好几倍。

但现在,这个魔咒被打破了,没有爆发人地矛盾,这完全算得上是中国发展中的奇迹。

我们先来算个账。

根据统计数据,1978年,中国一共有9.6亿人口,其中,农村7.9亿,城镇1.7亿。

也就是说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82.3%。

1978年,全国耕地面积是14.9亿亩,农村平均每人有土地将近1.9亩。

现在中国大陆人口是14亿。

如果按照1978年的比例,2019年农村人口应该超过11.5亿人,目前全国耕地是20.23亿亩,那人均就不到1.76亩。

但实际上,根据2019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公报,目前乡村人口是5.5亿,每个农民种地的面积反而增加到了3.7亩。

这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现象:随着人口增加,人地关系不但没有恶化,反而还更加缓和了。

关键就在于农村“消失”了6亿人。

这6亿人去哪儿了?答案是:大大小小的城市。

1978年,全国只有193个城市、2000个小城镇。

伴随着经济发展,在政策层面先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撤乡设镇、撤县设市和撤行署设市,开发区、新城区、撤县市设区热潮,以及后来的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发展。

现在,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60%以上人口是市民,而不是农民。

全国将近8.5亿人不再靠土地养活自己,而在写字楼、工地、厂矿里谋生。

而且,城市生活大大提高了收入水平、教育水平甚至是寿命。

我们假设,如果目前11.5亿人生活在农村,每个农民拥有的土地面积会下降0.14亩。

那么,农村尖锐的人地矛盾,很可能引发大量的社会矛盾甚至社会混乱。

历史上,家族之间因为土地、水源发生大规模械斗的事情,可不在少数。

02、还要感谢化肥、农药

但光有城镇化,是没法完全解决农村问题的。

再看一个小故事。

河南南阳一个叫官店的村庄中,住着段子定一家人。

1970年代末,在那次改革大潮中,他们家11口人,一共分到了17亩地。

当年,他干了一件让村里人惊掉下巴的事情:从信用社贷款,买了一些叫作“化肥”东西,其中,有的叫“尿素”,有的叫“磷肥”,还有的叫“美国二铵”。

看着他拉回来这些或白或黑的粉末、颗粒,村里没人看好他,还有人等着看玩笑,“自己没钱还贷款买这些玩意儿,脑子有毛病吧?”

段子定像绣花一样,使用着这些宝贵的化肥:先在田里撒上磷肥,犁地后,就翻到地下成了基肥;二铵和种子一起撒下去;长苗时,再用尿素追肥。

夏收时,全村人再次被惊掉了下巴:段子定家小麦亩产达到700斤,是大集体时的三四倍。

他家17亩地收了11000多斤麦子,相当于1975年前后全生产队140多人一年的总收成。

第二年,全村纷纷开始买这种叫化肥的东西,家家户户收成翻番。

这是中国近几十年来农业生产的另一个重要推动力量:中国工业发展。

尤其是化学工业带来了化肥、农药。

因为从表面来看,中国人地矛盾仍然存在,因为中国整体人口在增长,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还是减少了(目前相比1978年下降了7%左右)。

地减少了,但是中国人现在吃得却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好(不论是吃饱还是吃好)。

而且,像先前我在一篇文章里已经说过的,中国人现在主要吃的还是中国土地生产的粮食。

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背后有很多原因,比如耕作方法改进、种子技术发展、水利工程完善,等等。

但还离不开化肥、农药。

这两样,在今天很不受待见,但却是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1978年当年,中国化肥使用总量才仅仅884万吨,40年后已经达到5653万吨,最高峰的2015年超过6000万吨。

也就是说,40多年里,中国化肥使用量增长了5倍多。

类似的还有农药。

今天大家谈农药“色变”,但没有农药的后果,更可怕。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一些地区出现严重的水稻纹枯病(由立枯丝核菌感染得病,会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当时,没有可用的农药来防治病虫害。有农民试着用砒霜去防治,最终发生一些中毒事件。

再比如,19世纪中期,爱尔兰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马铃薯晚疫病”,导致200万英亩左右的马铃薯烂在地里,100万人口死于饥荒,100多万人口外逃(马铃薯是爱尔兰的主要粮食来源)。

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就说,“世界如果没有农药,有一半人会因饥饿而死。”

而现在,这两种病,只需要给庄稼吃“药”——用相应的农药——就能解决。

这些年,国家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的情况,已经在推行“农业减肥减药”行动,最近几年来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但不能否认,工业给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撑。

03、我们需要农业工业化

在两年前一篇文章里,我做了个比较,当时中国对美国商品进行反制,清单里都有什么?比如,鲜果、干果、猪肉、花旗参……

搞得美国倒像是个农业国。

事实上呢?这正是美国现在过人的地方:

农业已经工业化了,卖农产品就是在卖工业产品。

美国农业生产被纳入工业化体系里,从种子、种植、管理到收获,都高度机械化、科技化。

比如,美国大豆漂洋过海到中国,比本土大豆还要便宜10%左右。

玉米、水稻、小麦、棉花等重要农产品,美国生产成本也很有优势。

美国农民有300多万,仅占美国人口的1%,却养活了3亿美国人,而且还让美国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中国14亿中,却有三四亿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这就导致一系列问题:每家每户的田地面积不多,没法规模化生产,没法机器种植(买不起机器,或者根本不划算),精耕细作固然好,但是成本高收益小。

而且,因为农村人口太多,劳动效率不够高,要给予很好的社会保障成本也很难承受。

回到我前面说的那个农村朋友的故事。

3亩地,现在为什么能养活5口人?

因为,全家有3个人长期在城里打工,种地只是很小一部分收入来源。

这才是解决中国农业、农村问题的重要出路:让更多农民进城成为市民,这样也能给他们更好的社会医疗、养老等保障。

然后,把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减少到1亿以内,开展大机器的规模化农业,这样农民的收入也就能提升上去了。

老牛还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这固然散发着浓浓的田园味儿,但注定是要回不去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