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电信开启2020年服务器集采资格预审,预估集采规模56314台。公告显示,本次集采共分为8个标包,共计56314台。
其中,I系列是指CPU类型为采用第二代Intel至强可扩展处理器Gold系列或者Silver系列芯片的服务器;A系列是指CPU类型为第二代AMD EPYC 7002系列处理器。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集采单独列出了包含华为鲲鹏920芯片或海光HYGON Dhyana系列处理器的H系列全国产化服务器,是首次将全国产化服务器单独列入招标目录。
培育自主可控产业链
从数量上看,H系列的服务器集采数量为11185台,占比接近20%。
据了解,鲲鹏920处理器是华为在2019年1月发布的数据中心高性能处理器,由华为基于ARM架构自主研发和设计,旨在满足数据中心多样性计算、绿色计算的需求。
海光HYGON Dhyana处理器是由AMD以及天津海光成立的合资公司(天津海光占51%股权)研发,专门面向国内服务器市场的定制处理器,于2018年启动生产。
可以看到,H系列国产服务器的产业链才刚刚形成,短期内无法与长期占据服务器市场统治地位的Intel x86至强系列相抗衡,但每一个成熟产业链的形成均有一个培育的过程,需要在丰富的场景中得到应用和经受考验。
中国电信此次将国产服务器单独列入招标目录,重点也是为了培育国产自主可控产业链。
一方面,中国电信拥有非常丰富的服务器应用场景,从集采的内容就能看出包括计算型、大数据型、分布式存储型、NFV型、GPU型等等,能够为国产服务器产业链提供相当多的“历练场所”。
另一方面,近年来在科技层面,中兴、华为等企业频频遭受西方国家的打压,自主可控成为重要任务。中国电信作为央企,“央企”的称号意味着责任,因为中央企业承担着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以及企业发展的责任。因而,培育国产自主可控产业链需要央企做出表率。
当然,也能看到,中国电信目前是以一种最为谨慎的方式培育国产自主可控产业链。
无可争议,基于x86架构的Intel服务器芯片仍是当前服务器整机的主流选择,而产业链的培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保障当前系统稳定运行的大前提下,积极引入国产新鲜血液不失为一种最合理的选择。
自主可控,抵御风险
近年来,中兴事件、华为事件等等都在提醒我们关键行业实现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认为,如果说国产化替代是一场战争,那么CPU、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硬件,就是“自主可控”的“正面战场”,是国家网络安全的基础和保障。
目前我国自主可控产业链可大致分为,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基础硬件(CPU、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应用软件(企业服务)三大类。此次中国电信集采的服务器正是属于其中一类。能够在现网中得到应用,是实现自主可控的第一步。
此次集采,H系列涉及两款服务器芯片,分别是华为鲲鹏920芯片和海光HYGON Dhyana x86芯片。需要指出的是,能够进入中国电信的集采目录,必定是经受住了运营商严苛的全方位测试,满足各应用场景的需求。
据了解,华为鲲鹏是以系列芯片为核心,华为鲲鹏生态包括自主可控的PC、服务器、存储、操作系统、中间件、虚拟化、数据库、云服务等。
同时,海光国产x86处理器完成技术迭代,目前海光已完成技术吸收,正在开始技术迭代,预计14nm海光2号今年下半年在台积电和三星开始量产,7nm20年底试流片。
当然,实现自主可控并不是意味着全部替代,最关键的还是摆脱被卡脖子的状态,脱离过度的依赖关系,从而增强抗风险能力。因为在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竞合是常态,也有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
不过,毋庸置疑的是,随着党政军、关键行业国产化的推进,国产CPU服务器的集采将常态化。
中国电信等中央企业应担起央企的责任,为国产化提供成长的沃土,从而为自主可控产业链的成熟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实现产品应用于全行业,摆脱束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