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使用钢笔逐渐减少,钢笔修理也随之成为了一个即将消失的行当。但在武汉市武昌解放路的一栋居民楼内,有一间不到4平米的修理铺。铺子主人是今年63岁的汪俊年,他靠着父亲传下来的修理手艺,30余年服务街坊“不打烊”,仅收取1-2元的友情价,甚至免费。
这间陪伴着解放路街坊长大的铺子,是汪俊年父亲上世纪六十年代留下来的,已有半个多世纪历史。记者近日走进修理铺看到,半米长的工作台上摆满了笔尖、墨囊等修理配件。在他的工具箱里,保留着“英雄”“派克”“永生”等品牌钢笔,其中大多是被街坊“淘汰”下来的老旧钢笔。
汪俊年坐在工作台前,一手握住钢笔,一手握住修理工具,凝视着指头夹住的笔尖。尖端的缝隙宽一丝,字迹就粗一分;缝隙窄一丝,字迹就细一分。点金尖、换笔头,这些看似简单的修理步骤,实际上极其考验人的耐性和专注。
汪俊年回忆,三四十年前,钢笔还是很常见的日用品,那时解放路上有四五家专业修理铺,每天门庭若市,十分紧俏。“武汉最早一批修笔匠现在要么已经离世,要么年事已高,修笔铺已经全城难觅了。”他说。
随着时代发展,维修钢笔的人越来越少,汪俊年开始利用空闲时间给街坊们修补拉链、眼镜等小物件,仍然只收取1元、2元,甚至免费的友情价。
三十年如一日坚守着自己的修理铺,汪俊年说,只要铺子还在,就一定能够发挥它的价值。(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