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10厘米、宽0.5厘米的筷子上刻有完整的《清明上河图》,7000多字的《孙子兵法》刻在一个指节大小的兽骨上,129幅长4毫米、宽3毫米的连环画将《西厢记》呈现于一把团扇的扇柄上,米粒大小的兽骨上“藏着”《逍遥游》全文,超过3万字的《易经》被雕刻在手掌大小的马鹿角剖面上……28日,记者走进微雕艺术家王建安位于成都市金牛区的家,客厅里立着两个木制展示柜,柜子里整齐地摆放着数十件微雕艺术品,将世界之大,浓缩于方寸之间。
微雕,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微小精细见长的雕刻技法,作品越小巧越显珍贵。年过八旬的王建安虽须发皆白,但仍精神矍铄,年轻时在刃具厂做美术设计的他,自1980年偶然与微雕结缘后,便一直在微雕创作的道路上追寻“精益求精”。从事微雕近40年的时间里,王建安的作品曾多次到日本、突尼斯等国家展出,他自己也曾到日本表演过微雕创作,“当时观众的反应非常好,当地媒体也纷纷进行了报道。”
“这是一门非常考验眼力、精力和毅力的技艺。”王建安告诉记者,微雕创作难在“无法起稿,无法修改”,只能是“成竹在胸,意在刀先”。一开始雕刻,王建安时常忘了时间,一坐就是10余个小时。“一天下来,我的腿全都坐肿了,后来我就定好闹钟,时不时起来活动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王建安创作微雕的工具是一把圆锥形刻刀和一把菱形刻刀,虽然看起来并不特别,实际却“暗藏玄机”。王建安指着细如针尖的刀尖告诉记者,微雕常使用坚硬的兽骨、兽角等作为载体,一不小心刀尖就容易折断。因此,他将刃具厂里使用的钻头改造成了刀尖,方便又好用。“这两把刻刀已经陪我‘南征北战’了数十年。”
微雕《易经》是最让王建安骄傲的作品之一。他说,《易经》讲的是生命、宇宙、世界的博大精深,而根植于传统工艺美术的微雕,则具有把宏大缩小成微观的魔力。将《易经》的“大世界”装在微雕的“小世界”,“既能够吸引熟读《易经》的人关注微雕,又能够让喜欢微雕的人关注到《易经》,这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是一桩美事。”
王建安表示,书画功底对于微雕创作来说非常重要,他的工作台上摆放着各类书法书籍和工具,他也曾多次在杜甫草堂举行书画个展。“如果你连字都写不好,又怎么雕刻出好的东西?”这位老艺术家拿起自己上周刚完成的微雕作品向记者展示,“这件作品上雕刻的是《兰亭集序》,每一个字都按照王羲之的书法进行了还原。”
曾有人出价70万元人民币购买王建安雕刻有《清明上河图》的骨筷,但他拒绝了。王建安告诉记者,这些微雕作品是自己的心血,是金钱换不走的,作品上凝聚着他对这项技艺的热爱和坚守。
如今,有不少人在和王建安学习书画,但他仍没有一个学习微雕的徒弟。谈及此事,王建安坦言,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发现这项技艺的魅力,从而学习并坚持创作微雕,他笑道,“当然,书画功底是必须的。”(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