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快报!轨道路网年均增加41.8公里

时间:2022-06-13 09:44:28       来源:搜狐焦点

来源: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李博

地铁昌平线南延铺轨工地上,一组组道床正被吊入20余米深的隧道中。到今年年底,地铁昌平线的轨道将向南延伸8.2公里,继续织密轨道交通路网。

过去五年,北京轨道交通累计开通17条线(段),209.1公里;累计开工线路5条(段),53.9公里,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效能明显提升。一座座车站,一条条线路,正串起每个市民的日常生活。

轨道交通

在公共交通占比达到57%

每年年底地铁新线开通,都是许多市民关心的大事。如今,随着轨道交通路网的不断延伸,自家门口有地铁站,坐上地铁就能逛遍北京的梦想,正逐渐成为现实。

过去五年,北京轨道交通建成通车里程由2016年底的574公里增加到783.1公里,平均每年增加41.8公里。截至2021年底,北京已经形成总里程世界第二的超大城市轨道交通线网;2019年全年客运量更是达到39.6亿人次,位居世界第一。轨道交通对于北京这一特大城市的发展起到了骨干支撑作用。

“过去五年,北京轨道交通有8条贯穿南北、东西的骨干线路实现贯通运行,线路通达性和便利性明显提升。17号线南段、19号线一期‘大站快线’通车,轨道交通服务种类进一步丰富,让百姓的出行更加方便。”市重大项目办轨道二处处长丁浩杰介绍,目前地铁新建线路均采用6A、8A 型车辆编组,运能分别比传统车型提升33%、78%。大部分骨干线路还采用大站快车的模式,提升了轨道交通的运载效能。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高效发展,北京形成了以地铁普线为主,辅以地铁快线、中低运量、机场专线、有轨电车、磁浮列车等多种类型,快慢结合、主辅功能清晰、适合不同人群需求多层次网络体系。轨道交通网络层次进一步丰富,线网布局日益完善,服务半径进一步扩大,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覆盖范围增加到13个区,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占比达到57%,全市绿色出行比例达74%,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强化。

轨道场站

融入周边建筑、街区

在打造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体系方面,市郊铁路承担着连接中心城区与远郊区的作用。五年来,北京充分利用既有铁路资源,先后开通了通密线、怀密线、城市副中心线共3条线路,通车里程353公里,车站22座,服务于广大通勤和旅游乘客。

快捷、大容量的轨道交通,同样拉近了市区与机场之间的距离。2019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同期开通的大兴机场线成为北京市第一条快速轨道交通线路,车辆首次采用载客车厢+行李车厢设置的“7+1”形式,最高时速可达160公里,从草桥到大兴机场仅需19分钟,堪称国内最快的地铁。

打造轨道上的都市生活,还需要让轨道交通更好地融入周边建筑、街区,增强轨道交通服务的便捷度和公共交通出行的吸引力。五年来,北京共有45个站点和车辆基地开展一体化融合,其中14个已经实现。6号线西延、11号线西段、大兴机场线等线路全部车站实施一体化。2021年,北京轨道交通确定100个场站一体化项目,其中站点区间一体化项目89个,综合利用车辆基地11座,占二期及二期调整建设规划线路场站总数的60%,轨道交通与城市同步发展,提升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智慧地铁

引领轨道行业发展

没有司机,列车也会自动向前运行,到站能自动开关车门,还可以自动完成休眠、唤醒、折返等程序。2017年底建成通车的燕房线,成为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条全自动运行系统线路。开通运营4年多来,燕房线取得一系列意义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北京自主知识产权的CBTC通信控制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使我国成为继德国、法国、加拿大之后世界第四个掌握此核心技术并应用于地铁工程的国家。

“燕房线实现全自动运行,标志着我国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完成了从‘跟跑’到‘并跑’的技术发展阶段,实现了信号系统的自主化和自动化。”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总经理吴昊介绍,目前燕房线项目成果已带动中国13个城市建设1100多公里全自动运行线路,示范工程的引领辐射推动效应已充分显现并迅速扩大。

智慧地铁的建设,带给乘客更加便捷的出行体验。去年年底通车的11号线西段,成为北京第一条智慧地铁示范线路。线路集智慧调度、智慧运维、智慧车辆、云平台等基础设施于一体。车厢变频空调机组、可自动调节亮度的地图屏、车内5G天线等新技术均是首次亮相。乘客在地铁内通过新增可视化的乘客召援系统,可就近与站务人员实现视听咨询对话。

未来,北京轨道交通还将继续加强“北京创造”,通过智慧管理、智慧建设、智慧乘客服务、智慧运行、智能维护、智慧制造六大维度,打造“综合、绿色、安全、智能、经济”的立体化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示范线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关键词: 轨道路网年均增加41.8公里